开年以来,市场连续调整,板块和个股表现差异较大,高股息权重股以及中子头的股票大多录得了较明显的正收益,成长股则显著收跌。分行业看,大权重的银行,煤炭涨幅达到7%,石油石化,运营商,建筑,电力也均实现正收益;成长股类包括计算机,电子,军工、医药等板块跌幅较大。(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1.31)展望后市,部分成长股困境反转的机会仍有希望出现,市场有望重新进入成长通道。行情将会如何演绎?有哪些行业存在投资机会?让我们来听听中信保诚基金的每位基金经理怎么说。

  王睿:

  市场回顾:开年市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跌,与之前的预期有比较大的差异。区间上证指数下跌2%,沪深300下跌2.8%,代表成长的创业板指和科创50下跌均超过10%。板块和个股之间的表现差异非常大,高股息权重股以及中子头的股票大多录得了较明显的正收益,成长股很多个股跌幅超过20%。分行业看,大权重的银行,煤炭涨幅达到7%,石油石化,运营商,建筑,电力也均实现正收益;成长股跌幅较大,计算机,电子,军工跌幅接近15%,医药,机械和汽车等跌幅也接近10%。两市交易量在7000-9000亿之间震荡,没有有效放大。

  宏观政策方面:国内四季度GDP5.2%,12月工业增加值,工业企业利润,社零等数据均表现较好,但宏观数据与市场体感背离,市场并未对较好的数据做出积极的放映。红海事件催高运费及油价,美国通胀及利率下行的时间周期被拉长;国内CPI及PPI依然同比负值,按照基数和趋势,未来一个季度通缩的压力依然存在。央行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对于市场流动性偏正面;监管部门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政策,体现出对于资本市场的呵护。美国大选开启,目前来看对于客户或者供应链在美国的企业依然存在一定潜在预期冲击。

  目前市场对于经济信心不足,产业上亮点有限,整个市场陷入价格基本面螺旋式负反馈的困境。一月份央国企,高股息品种表现带领先于市场;其余几乎没有赚钱效应。成长股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阶段性无法兑现成长逻辑,部分成长股困境反转的机会可能会在下半年出现,重新进入成长通道,但上半年依然面临业绩下滑的压力测试。我们认为目前市场的估值体现了过于悲观的中长期预期,短期超跌比较明显,存在修复机会。我们全年看好的方向包括下半年困境反转的超跌成长行业,估值经过长期下跌后估值长期合理的优质白马,未来略有增长但经营质量较高的价值方向。

  吴昊:

  国内经济复苏延续承压。经济增长中枢低于5%左右水平,供给端偏强,需求端偏弱,预计去库和低通胀压力仍会延续;12月出口和社零都出现环比的边际改善,但仍在历史中枢水平以下。

  货币政策超预期宽松,关注财政政策信号。1月央行意外降准50bps,与金融工作会议以来传递的信号形成背离,结合房地产政策进一步优化,市场给与积极定价反馈;个人认为扭转经济增量扩张的核心矛盾仍在于缺乏逆周期加杠杆的主体,中央财政加杠杆仍是重点观察的信号,否则市场预期较难在经济数据验证前的左侧持续提升改善。

  关注微观资金结构变化。23年底以来,出现增量资金申购沪深300ETF,并在1月进一步加大了申购力度;如果能够确认该类资金属于长线行为,则有利于市场在超跌的基础上,提前基本面实现企稳回升;如果该类资金仍旧具备交易属性,将在波动较大的市场环境里增加博弈难度。后市将以右侧思维跟踪市场变化,围绕高股息资产做好防守。

  吴一静:

  1月市场调整,煤炭、金融领涨,主要受益于高股息风格和中特估的催化。展望后市,在宏观经济修复主线不明朗的情况下,具有经营稳定、现金流好的红利资产依然具有吸引力。此外,近期地产政策的持续优化,如果未来宏观政策进一步加码,经济预期有所改善,可能带来估值处于低位的优质龙头公司的机会。

  孙浩中:

  美国经济数据表现较强韧性,降息的预期有所延后;国内经济有序恢复,但力度较为温和。目前市场核心问题在流动性方面,结构化金融工具加剧市场的波动,市场整体风险偏好较低,仅红利类资产能取得一定的收益。市场急跌之后,政策救市的意图有所显现,大盘股起舞。但经济预期仍没有根本扭转,而海外的政治扰动仍然时有发生,风险偏好预计短期难以快速扭转,成长类资产虽然超跌之后估值具备一定吸引力,但大幅反转的机会暂难出现。

  闾志刚:

  市场观点:对短期基本面的担忧和对下跌的恐惧主导了短期市场。维持原有结构,根据基本面做调整。

  吴振华:

  宏观层面:2024年整体经济呈现弱复苏的格局,目前市场对全年国内经济修复有一定预期,从微观层面来看,经济复苏的节奏在依次展开。展望2024年,预计会延续2023年经济偏若复苏的格局,对2024年的成长类资产保持谨慎乐观。从半导体周期角度,经历了2022年的大幅度下跌以及周期下行,板块总体处于底部区间,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下游需求的修复,未来有望迎来向上的趋势性行情。

  江峰:

  过往一个月左右时间,市场处于震荡筑底阶段。目前仍然处于底部区间,总体估值也是底部位置。对后市保持乐观,活跃资本市场、中央加杠杆、中美利差收窄、汇率企稳等边际变化改善市场风险偏好,业绩真空期、估值切换窗口有利于市场阶段性释放积极情绪。

  具体操作上主要还是在一些细分行业里围绕景气度做配置,对四季度情况跟踪多一些,对个股预期收益率要降低一些。

  管嘉琪:

  市场看法:近几年消费板块回调较大,有很多优质公司估值已经跌到中长期有价值的位置。但是当前市场流动性不足,大盘成交量维持低位,遍地都是低估值的公司,反而低估值变得不稀缺,因此等到右侧再加也来得及。当前更关注一些低估值高股息资产,以及部分景气度较高的板块。

  孙慧成:

  对2月市场整体偏中性,尽管市场表现较弱,且对经济预期也相对偏弱,但央行超预期降准,以及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显示出政府托底经济的决心。